劉潭服裝加工有四怪
70年代的母親,總喜歡在過年前給孩子織件“溫暖”牌毛衣,她們坐在藤椅里,兩根棒針上下翻飛,一件衣服得耗上十天半個月。80年代,媽媽們又對縫紉機做衣裳情有獨鐘,老式蝴蝶牌縫紉機甚至是八十年代慈母的“代言人”,昏黃的燈光下,一件衣服得車上三四天。在服裝加工業高度自動化的今天,劉潭服裝2016年將掀起一股“20分鐘”閃速加工的浪潮,這完全歸功于“智能化”工廠的功勞。“智能化”工廠也催生了一系列服裝加工中的怪相。
怪相一: 紙筆尺子沒人愛
服裝CAD技術是計算機技術與服裝工業結合的產物,它是企業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有效工具之一。劉潭服裝加工廠運用美國格柏CAD服裝制圖系統,直接在系統內制版,擺脫了以往手工制版尺寸放縮不準確,版式無法在國際上通用等弊端。
怪相二:電腦裁的比刀快
從美國格柏在1969年在美國發明第一臺自動裁床,到如今劉潭服裝車間內的新一代自動裁床,它具有真空高壓,低風阻、低噪、無殘屑等特點,裁床可控制走刀順序、同步紅外線布邊校對等,以保證高品質的裁剪。裁床效率是人工裁剪效率的400多倍,出錯概率也微乎其微。自動裁床在制定好CAD模板的情況下自動依照計劃裁剪,一般不會出現手工裁剪出 現的裁剪大小片,滑片等現象。
怪相三:“秒殺”制衣是小菜
在劉潭服裝,一件衣服只需20分鐘即可完成全部縫制、檢驗工作,驗貨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如此精確高效的生產效率得益于工廠擁有完備的JIT精益化服裝加工流水線,后臺配備整套intel CPU的電控流水線操作系統。一件衣服通過近30名縫紉工人在流水線上“秒殺”式的操作,20分鐘完成一件衣服稀松平常。
怪相四:熨燙不帶熨斗來
在傳統服裝生產過程中,絕大部分能源消耗在整燙定型車間。2015年,劉潭服裝聯合國內大型服裝機械廠家開發了一套適合本廠的“隧道式服裝整燙機”,可以使用戶完成以前很長時間以來不能實現的功能:將諸如棉、麻或棉紡類天然纖維服裝,通過隧道式整燙機中一個新開發的水微噴霧技術進行處理,使結構膨脹,整燙出極佳的效果。
劉潭服裝,專注服裝加工二十余年,常年與國際知名企業合作,公司產業規模龐大,我們可以根據您的需求,為您提供從面料到成品一站式貼心服務,打造屬于您的專屬產品。
如果您有服裝加工需求或有任何疑問,歡迎撥打免費熱線電話400-8272-708,或點擊我們的在線咨詢。劉潭服裝,期待您的來電!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劉潭服裝召開職工代表大會暨安全生產責任會議
- 劉潭服裝:品質為寶寶的健康保駕護航
- 劉潭服裝制造業智能制造診斷,推進兩化融合進程
- 適合小嬰兒的服裝 千萬不要錯過
- 劉潭服裝:滿月到一歲間的寶寶如何挑衣服
- I WISH KIDS設計:愛寶寶,從心開始
- 劉潭服裝品牌I WISH KIDS3月8日上線
- 劉潭服裝舉辦新員工入職培訓
- 劉潭服裝:如何選擇嬰幼兒服裝
- 劉潭服裝:優質的嬰幼兒服裝怎樣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