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李當岐解讀“設計+”
問:怎樣理解時裝周的主題“設計+”? “設計+”對時尚產業的推進作用體現在哪?
李當岐:設計創新是我國服裝加工產業發展的短板和軟肋,也是產品同質化嚴重,產能過剩,對市場的有效供給不足無效供給過剩的重要原因。這幾年國內市場疲軟的原因也在于此。現在業界巳經認識到設計創新的重要作用,設計創新是服裝產業供給側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和著力點。中國國際時裝周是一個設計新作發布平臺。一直強調設計創新,重視原創設計,各種設計大賽,年度十佳設計師評選等活動都體現這一宗旨。
目前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戰略決策,中國國際時裝周推出“設計+”有其特殊意義,是在強調以設計創新為核心,廣泛聯系整個產業鏈和市場需求,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時尚文化創新。也在強調設計與資本、與文化、與藝術、與科技、與生活、與環境的廣泛關聯,這些領域不僅是設計創新的源泉所在,也是設計創新的服務目標和應用領域。
問:中國國際時裝周一貫鼓勵和支持本土原創設計力量,本屆時裝周中,大家所熟悉的優秀獨立設計師將帶來他們的誠意之作,對于扶持青年獨立設計師,時裝周多年來做了哪些努力?
李當岐:加強服裝設計師隊伍建設,促進設計人才成長和設計水平提高一直是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的宗旨和任務。創建中國國際時裝周這個時尚信息發布平臺就是基于這個目的。
與國際上其他時裝周不同的是,我們每年都要評選年度十佳設計師,評選最佳男裝、最佳女裝設計師和“金頂獎”,這不僅提高了設計師的社會知名度,擴大了影響力,而且也促進了設計水平的提高。這幾年,為了扶持年輕設計人才的成長,協會又在時裝周上推出“10十3”新銳設計師作品展和“DHUB設計匯”年輕設計師作品展項目,促進了設計的市場化和年輕設計師的健康成長。另外,利用時裝周舉辦各類設計大賽,挖掘并培養設計新秀也是協會一直在努力的工作。
問:國外時裝周上,“即秀”、“即看”、“即買”方式出現,去年梅賽德斯-奔馳中國國際時裝周上,秀場也出現“邊走邊賣”模式,所謂不破不立,現在無論國外還是中國時裝周的模式,是否需要推陳出新?
李當岐:信息時代,科技高度發達,一切都瞬息萬變。這幾年,新媒體的介入也使時裝周這個傳統的發布平臺不斷更新觀念、創新發布模式,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我們會以一種開放的心態,積極與社會各界合作,特別是與信息技術領域合作,為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渠道創新、擴大影響力,為我國服裝產業發展和時尚文化建設不懈努力。
劉潭服裝,專注服裝加工二十余年,常年與國際知名企業合作,公司產業規模龐大,我們可以根據您的需求,為您提供從面料到成品一站式貼心服務,打造屬于您的專屬產品。
如果您有服裝加工需求或有任何疑問,歡迎撥打免費熱線電話400-8272-708,或點擊我們的在線咨詢。劉潭服裝,期待您的來電!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給孩子穿的衣服,或將影響其未來的氣質和未來
- 劉潭服裝:襯衫的多種好用的創意改造
- 劉潭服裝:挑選安全健康的童裝的“四步法則“
- 劉潭服裝:感冒、落枕,原來就是一條熱毛巾的事兒
- 服裝加工如何避免面料損耗
- 服裝加工生產管理中的7大浪費(一)
- 服裝加工生產管理中的7大浪費
- 服裝加工:服裝生產如何把握品質控制的核心
- 針織裙是要席卷這年秋冬的
- 服裝加工:冷空氣突襲,你的秋褲穿了嗎?